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722|回复: 4

微课的定义个特点是什么?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4

回帖

1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16
发表于 2023-12-22 18:08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微课的定义个特点是什么?

2

主题

5

回帖

1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3-12-22 20:39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短小精悍 ???

2

主题

5

回帖

2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20
发表于 2023-12-23 12:00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微课的特点是主持人讲授性、流媒体播放性、教学时间较短、教学内容较少、资源容量较小、精致教学设计、经典示范案例、自主学习为主、制作简便实用、配套相关材料。

5

主题

4

回帖

25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25
发表于 2023-12-23 14:12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教学时间较短: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。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,“微课”的时长一般为3—7分钟左右,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。因此,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,“微课”可以称之为“课例片段”或“微课例”。
教学内容较少: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,“微课”的问题聚集,主题突出,更适合教师的需要:“微课”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(如教学中重点、难点、疑点内容)的教学,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、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,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,“微课”的内容更加精简,因此又可以称为“微课堂”。
资源容量较小:从大小上来说,“微课”视频及配套教学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,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(如mp4、wmv、flv等),学生可流畅地在线观看学习;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(如笔记本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等)上实现移动学习、“泛在学习”,非常适合于学生的预习、新学、巩固和拓展。
资源组成/结构/构成“情景化”:资源使用方便。“微课”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、指向明确、相对完整。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“统整”教学设计(包括教案或学案)、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、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、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,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、类型多样、结构紧凑的“主题单元资源包”,营造了一个真实的“微教学资源环境”。这使得“微课”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。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、具体的、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“隐性知识”、“默会知识”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、技能、风格的模仿、迁移和提升,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,提高学生学业水平。就学校教育而言,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,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。
主题突出、内容具体: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,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;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:或是生活思考、或是教学反思、或是难点突破、或是重点强调、或是学习策略、教学方法、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、真实的、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。
草根研究、趣味创作: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,所以,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;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,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、教学目标、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,是“为了教学、在教学中、通过教学”,而不是去验证理论、推演理论,所以,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、感兴趣的、有能力解决的问题。
成果简化、多样传播:因为内容具体、主题突出,所以,研究内容容易表达、研究成果容易转化;因为课程容量微小、用时简短,所以,传播形式多样(网上视频、手机传播、微博讨论等)。
反馈及时、针对性强: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“无生上课”活动,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,获得反馈信息。较之常态的听课、评课活动,“现炒现卖”,具有即时性。由于是课前的组内“预演”,人人参与,互相学习,互相帮助,共同提高,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,不会担心教学的“失败”,不会顾虑评价的“得罪人”,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。

0

主题

1

回帖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4
发表于 5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
on external conditions in which

inventions of typography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尚兮论坛

GMT+8, 2025-5-14 16:19 , Processed in 0.078736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